記者邵克強溫攝影

玩泥巴不是孩子們玩的“專利”,制作陶器也不僅僅是老藝術(shù)家的獨特技能。90后的年輕人把簡陋的泥土變成精美的陶器,也是在“找樂子”。

黑陶誕生于新石器時代,距今約6000年。洛陽新安縣北野鎮(zhèn)制陶歷史悠久,黑陶多次出土。過去,村子里的每個家庭都制作陶器,但是隨著塑料制品的普及,這里的陶器作坊逐漸消失了。

新安縣90后制陶“老手”玩泥巴 傳承千年技藝

23歲的姜祥華和19歲的郭克是這個村子里為數(shù)不多的“新生代”制陶者。

在新安縣以北大約15公里,s246公路以東,是甘泉村。馬海寬,71歲,是甘泉村的一名老村干部。在他的帶領(lǐng)下,記者來到了甘泉村。

這個村子是“陶做的”,燒陶器留下的烙印隨處可見:建筑用的磚是用粘土燒的,院子的墻是用鍋碗瓢盆砌的,村子周圍是大大小小的土窯,村子里的路被碎陶片覆蓋著。特別是在庭院的墻壁上,圓形的槽底排列在一起,整個墻壁看起來像并排的銅幣。

新安縣90后制陶“老手”玩泥巴 傳承千年技藝

“村民的墻和房子都是用廢棄的匣缽建造的(注:燒陶器時,器皿里裝的是陶坯)。這些匣缽當時是用來燒陶器的?!榜R海寬說,村民們用廢棄的匣缽建造舊閣樓和拱橋,村里的建筑幾乎與陶器密不可分?!?/p>

新安縣90后制陶“老手”玩泥巴 傳承千年技藝

走在村子里,破舊的房子、廢棄的窯和凌亂的陶器展示了曾經(jīng)繁榮的制陶場景。

村子的東邊只有一個燒陶器的家庭。然而,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燒制碗和鍋之類的家庭用品,而是制作手工藝品和黑色陶瓷。

在低矮的山洞里,兩個年輕人的嫻熟技巧就像“老師傅”。23歲的姜祥華(音譯)從事這個行業(yè)已經(jīng)有六年多了,他正在畫空白。在快速旋轉(zhuǎn)的平臺上,一團泥在他手中迅速變成葫蘆狀的泥坯,然后放慢速度,熟練地用刮刀將葫蘆“瘦身定型”。

新安縣90后制陶“老手”玩泥巴 傳承千年技藝

在他旁邊的郭克,已經(jīng)做了4年生意,今年19歲,正埋頭于雕刻鮮花。將干葫蘆泥坯放在海綿墊上。根據(jù)設(shè)計好的圖案,郭克首先用鉛筆標出線條,然后用雕刻刀沿著線條雕刻。"葫蘆是空雕刻的,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完成一件."郭克說。

新安縣90后制陶“老手”玩泥巴 傳承千年技藝

放在他們之間的揚聲器播放音樂,他們通過聽歌來享受生活。環(huán)顧洞穴,里面裝滿了等待烘干并放入窯中的陶器坯件,以及制陶工具和粗糙的家具。

這個唯一的陶器作坊,由姜祥華家族經(jīng)營,主要生產(chǎn)黑陶工藝品。從他的祖父開始,這個家庭就開始燒制日常使用的瓷器、碗和鍋。姜向華是家族中的第三人,他的父親和兩個兄弟也在這一行。

新安縣90后制陶“老手”玩泥巴 傳承千年技藝

“我從小就看著父親燒陶器,還經(jīng)常在旁邊玩泥巴?!苯蛉A說,17歲時,他和父親一起學習燒陶器,先是學習繪畫和留白,然后在澠池彩陶坊學習,期間他去景德鎮(zhèn)當學徒深造。

新安縣90后制陶“老手”玩泥巴 傳承千年技藝

村里很少有年輕人再這樣做,但姜向華打算繼續(xù)這樣做。“我不覺得無聊。把泥變成工藝品是一種成就感!”

在演講中,姜向華和郭克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的技藝。制陶工藝:選泥-磨泥-烘干泥-拉坯-磨-雕-窯燒...

標題:新安縣90后制陶“老手”玩泥巴 傳承千年技藝

地址:http://www.wgbvder.cn/lyzx/999.html